又一茶哪个好喝?
一、又一茶哪个好喝?
普洱茶好喝还减肥!绿茶也不错,都是很好的茶!
二、三年白茶需要洗茶吗?
需要洗茶。
对于刚制作完成的新白茶,不需要洗茶,主要因为新白茶物质丰富,滋味鲜明、甜爽,第一泡蕴含了较多的物质,因此不需要洗茶;对于存放三年以上的老白茶,则需要洗茶,因为茶叶经过长时间的放置,茶叶处于“沉睡”状态,而洗茶可以更好激发茶叶的香气、滋味。
三、五年老白茶散茶颜色?
5年以上会转为褐绿色、褐黄色、褐红色。
四、白茶土茶是什么茶?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五、2010年福鼎白茶饼茶执行标准?
福鼎白茶的执行标准为《GB/T22291-2017》,该标准适用于白茶栽培、生产、加工、储存、审评等各方面,同时新执行标准增加术语和定义,产品增加了寿眉,另外对茶叶的定义、特征做了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变化如下:
——调整部分引用标准;
一一增加术语和定义;
——产品中增加“寿眉”并规定相应的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
一一理化指标中增加水浸出物指标。
白 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茶的产品与实物标准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innaeus.) O.Kuntze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调、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 8304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30375 茶叶贮存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第 123 号
3、术语和定义
GB/T 1448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白毫银针 Baihaoyinzhen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3.2
白牡丹 Baimudan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3.3
贡眉 Gongmei
以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3.4
寿眉 Shoumei
以大白茶、水仙或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或叶片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4、产品与实物标准样
4.1白茶根据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的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种产品。
4.2每种产品的每一等级均设实物标准样,每三年更换一次。
5、要求
5.1 基本要求
具有正常的色、香、味,不含有非茶类物质和添加剂,无异味,无异嗅,无劣变。
5.2感官品质
5.2.1白毫银针的感官品质应符合表1的规定。
5.2.3贡眉的感官品质应符合表3的规定。
5.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
5.4卫生指标
5.4.1 污染物限量指标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
5.4.2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应符合GB 2763的规定。
5.5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6、试验方法
6.1感官品质
按GB/T 23776的规定执行。
6.2理化指标
6.2.1 试样的制备按GB/T 8303的规定执行。
6.2.2 水分检验按GB/T 8304的规定执行。
6.2.3 总灰分检验按GB/T 8306的规定执行。
6.2.4 粉末检验按GB/T 8311的规定执行。
6.2.5 水浸出物检验按GB/T 8305的规定执行。
6.3卫生指标
6.3.1 污染物限量检验按GB 2762的规定执行。
6.3.2 农药残留限量检验按GB 2763的规定执行。
6.4净含量
按JJF 1070的规定执行。
7、检验规则
7.1取样
7.1.1取样以“批”为单位,同一批投料生产、同一班次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同批产品的品质和规格一致。
7.1.2取样按GB/T 8302的规定执行。
7.2检验
7.2.1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品质、水分和净含量。
7.2.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章要求中的全部项目,检验周期每年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如原料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b)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出入时;
c) 国家法定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型式检验时,应按第5章要求全部进行检验。
7.3判定规则
按第5章要求的项目,任一项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
7.4复验
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GB/T 8302规定加倍取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
8、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标签
产品的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标签应符合GB 7718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 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的规定。
应符合GH/T 1070的规定。
8.3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有防雨、防潮、防晒措施。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8.4贮存
六、白茶是哪种茶?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制作工艺自然,不揉不炒,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茶叶中的营养物质,把采下的新鲜茶胚均匀摊放在竹席上,放在微弱阳光下使茶叶自然萎凋,待到茶叶干至七八成时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白茶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只要保存得好即可长期保存,主要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
七、白茶怎么洗茶?
如下:
1.洗茶的时间
平时冲泡白茶时茶叶如果是当年上市的新茶,在洗茶时则要采用快出水的方式,也就是把开水冲入茶叶以后马上倒出,不能让新茶长时间接触开水,不然会让它的滋味流失。如果冲泡的白茶是保存时间较长的老白茶则有延长洗长时间,最好能让茶叶在沸水中滋润十秒左右,然后再把水倒出,如果洗茶时间超过十秒甚至更长,也会影响老白茶的味道。
2.玻璃杯洗茶
平时人们冲泡白茶是多喜欢用玻璃杯来冲泡,这时可以把适量的茶叶直接投入到玻璃杯中,然后注入沸水,不要太多,大约是玻璃杯的2/3就可以,等茶叶浸润以后直接把杯子中的水倒掉,这时也就完成了洗茶的全过程。
3.用盖碗洗茶
冲泡白茶时也可以选择盖碗茶,用它洗茶也很简单,只需要把三到五克的白茶放到盖碗中,然后快速注入沸水,如果茶叶是新茶,一到二秒以后直接把水倒出,如果茶叶是老白茶,则需要让茶叶用沸水浸润十秒以后再把盖碗中的水倒掉,这时盖碗中的白茶也就洗好了。
八、白茶和黑茶?
绿茶----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 龙井茶,碧螺春。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清绿茶。我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红茶----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 如祁门红茶,荔枝红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云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青茶----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铁观音,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 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黄茶----徽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 如白牡丹,白毫银针,安吉白荣。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黑茶----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 ,如六堡茶,普洱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和""圆茶""等品种。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过程是晾晒、干燥。白茶的品质特点是干茶外表满披白色茸毛。色白隐绿,汤色浅淡,味甘醇。白茶是我国特产。它的品质特点是:白茶最主要的特征是 色银白,真有“绿妆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
白银针 全是披满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状挺直如针。在众多的茶叶中,它是外形最优美者之一,令人喜爱。汤色浅黄,鲜醇爽口。
九、白茶荔枝茶做法?
用料
水 500克
白毫银针 5克
老师荔枝 1颗
做法:
步骤 1
称茶投茶。 白毫银针,优选福鼎的,政和次之,云南月光白也行。 白毫银针,牡丹王,白牡丹芽茶或者芽多的都行,贡眉寿眉不太合适,芽鲜嫩。 当年茶或三年内茶可以,陈茶冷泡不合适,还是煮更好。
步骤 2
悬壶高冲。 常温水即可,茶水比1:100。 先投茶,后注水,水宜细流,冲淋茶叶。 白毫银针茶轻,满披白毫,容易浮于水面,所以要先茶后水,注水一半最好晃一晃,让茶充分浸润,然后继续注水。 水满后常温放置0.5-1小时。让茶先出味。
步骤 3
一颗荔枝即可,茶汤不会被抢了味儿,喜甜可以加一个,但茶味会受影响,荔枝味偏重。 茶课老师送的厦门老树荔枝,不知道是什么品种,糖分很高,放了几天顶部还析出了糖汁。
步骤 4
荔枝肉白而透,壳薄而脆(非常脆),核不算小。要是有认识说的就好了。 没有这种,用桂味应该也不错,但是妃子笑不太合适,妃子笑酸味明显一点,偶尔还有涩。
步骤 5
加入荔枝。 荔枝肉轻轻手撕成一条条,轻一点,注意不要把汁水挤出来了,嗯,切,也行吧,不要把流出来的汁倒掉,最好都倒进茶水里。(刀和案板务必干净无杂味)
步骤 6
冷藏一夜。 通常前一天晚饭后就可以做冷泡,第二天上班带去喝。 这天忘带了,就放到了第二天下午,茶味更浓了。
步骤 7
取出回温。 这个没注意冰箱冷藏出了一点冰渣,还好影响不大,常温静置一刻钟。没有冰也建议喝之前常温静置十分钟回温,太冰影响茶味品尝。
步骤 8
出汤,宜小杯品饮。 汤色:杏黄清透。 香气:荔枝香突出,白茶的的花果香和毫香隐现,汤香果香突出带毫香。 滋味:鲜爽清甜,顺滑爽口,入口荔枝味强过茶味,回甘茶味更凸显。
十、白茶包括什么茶?
白茶因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的不同,主要分为4种产品种类: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等。
白茶主要产区在福建,武汉,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微调,烘焙或阴干复火等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