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出率公式?
一、浸出率公式?
提金浸出率的高低直接代表了可以提取黄金的多少,表明所要提取的金属被浸出的程度,即金属被浸出的百分率。如浸溶锌焙砂时,若浸出的锌占焙砂中锌的80%,则锌的浸出率为80%。
常见的方法有两个:
(一)浸泡测试
(适合于氧化矿、原生矿、氰化渣、硫酸渣、金精矿、阳极泥)
1:取200-500克综合矿样,经球磨机磨到-200目占85%左右(细度达到的不需要磨),放入敞口(盆)容器内待用;
2:加入清水浸泡,超过矿面4-8厘米左右(根据容器大小);
3:调碱度PH值10±1。
4:放入药剂0.2-2克,搅拌两分钟后浸泡(放前将药剂打碎成粉混合均匀,具体用药剂量根据矿样含贵金属品位及矿样主要元素定。);
5:每隔二至四小时充分搅拌,待沉淀后测PH值,碱度PH值11±1。
6:取样前待沉淀,取清水样或者浸后的矿渣(矿渣用过滤机过滤,再用清水冲洗5次以上);
7:一个流程取3次样,分别为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化验,测算浸出率。
浸出率=(原矿品位-浸渣品位)/原矿品位*100%
二、浸出率怎么计算?
计算浸出率的公式为:浸出率(%)=浸出量(g)/原料量(g)×100,其中浸出量指的是从固体中渗出的液体量,而原料量则是指在浸出实验中使用的固体原料量。
三、什么叫浸出率?
浸出率是浸取各类金属工艺的标准之一。生产实践表明,浸出率越高,金属的提取率就越好,工矿企业获取的经济效益就越好。
浸出,是湿法冶金中的一个过程。所谓浸出,就是将固体物料(例如矿石、精矿、熔砂或其他半成品)加入液体溶剂内,让固体物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有价金属溶解于液体溶剂中,以便下一步从溶液中提取出有价金属。例如湿法炼锌中的浸出过程,就是采用稀硫酸溶液或来自电解车间的废电解液作溶剂,对锌焙砂进行浸出,使焙砂中的锌溶解于硫酸溶液中,浸出过程一般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但为了使浸出过程得到强化,也常常使用高温高压浸出。
浸出的目的,在于使所有要提取的金属尽量溶解于溶剂中,而杂质则溶解得越少越好,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溶剂,所要提取的金属总是难得100%都溶解。同样,所含杂质也总要溶解一些,为了表示某一物质被浸出的程度,常用浸出率来表示。
四、铁元素浸出率定义?
浸出率
leaching rate,表示所要提取之金属被浸出的程度,即金属被浸出的百分率。如浸溶锌焙砂时,若浸出的锌占焙砂中锌的80%,则锌的浸出率为80%。浸出率是浸取各类金属工艺的标准之一。
五、浸出油出油率?
出油率为90%
浸出油是指用浸出制油工艺制成的植物油。
浸出法制油工艺的理论依据是萃取原理,它于1843年起源于法国,是一种安全卫生、科学先进的制油工艺。工业发达国家用浸出法生产的油酯总产量的90%以上。
浸出法制油的优点是粕饼中含残油少、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而且粕的质量高,饲养效果好。
六、如何测玉米淀粉浸出率?
参考 GB/T 5514-85 称试样2~5g,置于放有折叠滤纸的漏斗内,先用乙醚50ml分5次洗除脂肪, 再用85% 乙醇洗去可溶性糖类,将残留物移入250ml烧杯内,用水约50ml分几次将滤纸上残渣洗入 烧杯中,放到沸水浴中加热15min,使淀粉糊化, 放冷至60℃,加淀粉酶溶液(或麦芽汁) 20ml,维持55~60℃水解1h,经常搅拌。然后取1滴加碘液1滴,如显蓝色, 再加热糊化,并 加淀粉酶溶液(或麦芽汁)20ml,水解至碘液不呈蓝色为止。加热至沸腾,冷后移入250ml 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混匀。过滤,弃去初滤液,取50ml注入100ml容量瓶中,加6N 盐酸5ml,在68~70℃水浴中加热15min,冷后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20%氢氧化钠溶液 中和, 加水至刻度, 混匀, 用以测定还原糖。同时取水50ml和同量的淀粉酶溶液(或麦芽 汁)作试剂空白试验。 淀粉(干基%) =5000 × 0.9 (A' - B)/W × V (100 - M) A'——转化后测得的还原糖(以葡萄糖计)重量,mg; B——试剂空白相当于还原糖(以葡萄糖计)重量,mg; V——转化后稀释为100ml,测定还原糖的体积,ml; W——试样重量,g; M——试样水分百分率,%; 0.9——还原糖(以葡萄糖计)换算为淀粉的因数。 附: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平均值的1%,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 第一位。 注:①自制淀粉酶: 取已发芽的麦粒, 放在25~35℃温度下干燥, 磨成粉末。每100g粉末加 20%乙醇200ml,浸泡24h后, 用细布压榨并过滤, 加双倍滤液量的乙醇进行沉淀。沉 淀经布氏漏斗抽滤后, 再置乳钵中与乙醇一起研磨,再抽滤,沉淀用乙醇和乙醚洗涤, 最后在硫酸干燥器中干燥后备用。 ②试样含脂肪量很少时,可不用乙醚洗涤。 ③在使用淀粉酶前,可用已知含量的淀粉糊溶液少许,加定量的淀粉酶溶液,置55~60℃ 水浴上加热1h,用碘溶液观察, 经水解后蓝色是否减退或消失,以确定酶的活力及水 解时所需用量。一般淀粉酶活力为1:25,1:50及 1:100 2.1 0.5%淀粉酶溶液或麦芽汁:取大麦粒加水湿润浸泡12h,在搪瓷盘内平铺约1cm 厚,使其发芽数日。待幼芽长约1cm时,取发芽粒50g,磨碎,加水400ml,在常温下浸 渍3h,过滤备用(保存时加氯仿或甲苯数滴,防止生霉); 2.2 碘溶液:称碘化钾3.6g, 溶于20ml水中,加碘1.3g,溶解后再加水至100ml; 2.3 0.1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2.4 1N氢氧化钠溶液:取氢氧化钠4g加水溶解至100ml; 2.5 硫酸铁溶液:取硫酸铁50g,加水200ml溶解后,馒慢加入硫酸100ml,冷后加水至 1000ml; 2.6 3N盐酸: 取盐酸25ml,加水至100ml; 2.7 6N盐酸:取盐酸100ml,加水至200ml; 2.8 20%氢氧化钠溶液; 2.9 甲基红指示液:0.1%甲基红乙醇溶液; 2.10 费林氏溶液: 2.10.1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取硫酸铜结晶34.69g,加适量水溶解,加硫酸0.5ml,再加 水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 2.10.2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取酒石酸钾钠173g与氢氧化钠50g,加适量水溶解,稀释至 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贮存于具有橡皮塞的玻璃瓶内; 2.11 精制石棉:先用3N盐酸将石棉浸泡2~3日后,用水洗净。再加10%氢氧化钠溶液浸 泡2~3日,倾去溶液,用热碱性酒石酸铜乙液浸泡数小时,用水洗净。再以3N盐酸浸泡数 小时,用水洗至不呈酸性,使之成为微细的软纤维,用水浸泡贮存于玻璃瓶内,作填充古 氏坩埚用。
七、有关酸浸,怎样提高浸出率?
“酸浸”步骤中,为提高锌的浸出率可从提高浸出速率和增加浸出时间两方面采取措施,浸出速率越大、浸出时间越长浸出率越高,加热升高温度、增大硫酸浓度、搅拌均可提高浸出速率,“酸浸”要尽量降低目标产物的损失,因此“酸浸”时适当补充中量水的原因防止硫酸锌中从溶液中析出而损失,故答案为:增大硫酸浓度或加热升高温度或边加硫酸边搅拌或增加浸出时间;防止硫酸锌中从溶液中析出
八、浸出大豆出油率是多少?
从目前的大豆品种看,大豆普遍出油率在15-22%这个区间,也就是说一斤大豆可以获得一两五到二两二的的豆油,这个比率看要比油菜、芝麻、花生的出油率低很多。大豆出油率同大豆品种、产地、以及提取工艺有着很大的关系。 今年由牡丹江农科院所培育的高油大豆“东升79”平均油脂含油量达到了24.16%
九、绿茶含水率?
绿茶类含水率6.0%一8.0%、超过10%,易发生霉变(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营养成分的变化(维生素的氧化、类醋的水解、氨基酸的减少等)...
十、提高浸出率的方法有哪些?
提高浸出率的方法就是增加压力,或者是重复加压,这样就可以提高油品的浸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