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舟子咏分段?
一、古舟子咏分段?
第二章
“现在太阳从右边升起,
从那万顷碧波的汪洋里;
但它终日被云雾缭绕,
然后从左边落进大海里。
南来的好风仍在船后吹送,
但再不见那可爱的信天翁,
也不再为了食物或玩耍,
水手们一招呼就飞进船中!
我干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它使全船的人遭到了不幸:
它们都说我射死了那头鸟,
正是它带来了海上的和风。
他们咒骂我,这个恶棍,
他不该杀死那头信天翁!
当艳阳高照不再又暗又红,
而像上帝头上灿烂的光轮:
大家又改口说我做得对,
应该射死带来迷雾的信天翁。
惠风吹拂,白浪飞溅,
船儿轻快地破浪而前;
我们是这里的第一批来客,
闯进这一片沉寂的海面。
风全停了,帆也落了,
四周的景象好不凄凉;
只为打破海上的沉寂,
我们才偶而开口把话讲!
正午血红的太阳,高悬在
灼热的铜黄色的天上,
正好直射着桅杆的尖顶,
大小不过像一个月亮。
过了一天,又是一天,
我们停滞在海上无法动弹;
就像一艘画中的航船,
停在一幅画中的海面。
水呵水,到处都是水,
船上的甲板却在干缩;
水啊水,到处都是水,
却没有一滴能解我焦渴。
大海本身在腐烂,呵上帝!
这景象实在令人心悸!
一些长着腿的粘滑的东西,
在粘滑的海面上爬来爬去。
到了夜晚死火出现在海上,
在我们四周旋舞飞扬;
而海水好似女巫的毒油,
燃着青、白、碧绿的幽光。
有人说他在睡梦中看见了
那给我们带来灾难的精灵;
他来自那冰封雾锁的地方,
在九噚的水下紧紧相跟。
我们滴水不进极度干渴,
连舌根也好像已经枯萎;
我们说不出话发不出声,
整个咽喉像塞满了烟灰。
呵! 天哪! 这全船老小
都向我射来凶恶的目光!
他们摘下我戴的十字架,
而把死鸟挂在我脖子上。”
二、咏茶是什么茶叶?
大红袍,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武夷岩茶之王,堪称国宝,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以精湛的工艺特制而成。下面一首关于武夷岩茶的宋代茶诗。
《水调歌头·咏茶》
南宋·白玉蟾(原名葛长庚)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
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云堆。
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
井汲新泉,烹活水、试将来,
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
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茶诗注释
(1)枪旗:比喻鲜茶的外形,由茶芽和嫩叶组成,芽尖细如“枪”,茶芽旁的嫩叶开展如“旗”。
(2)建溪:水域名称,福建省闽江的北源,水系源头在武夷山脉和仙霞岭余脉。
(3)魁:为首的,居第一位的。
(4)茶诗网:古今中外茶诗交流第一平台。
(5)炼作:碾压制作成。
(6)紫云堆:诗中指建溪茶的一种紧压外形,如团形、饼形。
(7)活水:有水源而常流不断的水。
(8)兔毫瓯:即兔毫盏,宋朝建窑最具代表的产品之一,
(9)舌头回:回甘。
(10)青州从事:古代州名,在今山东东部;从事:古代官名。
(11)蓬莱:指古代神话中的蓬莱仙山。
茶诗翻译
这是一首关于制茶的诗句,又是描写品茶论道的诗句,茶诗大致意思是:在农历二月下了一阵子春雨,昨夜的一声雷结束了这场连绵的春雨,唤醒了沉睡着的万千茶树。茶树争相长出了鲜嫩的茶芽,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致,建溪的春色占据了第一位。
茶诗赏析
“兔毫盏”是宋朝建窑最具代表的产品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在黑色釉中透露出均匀细密的筋脉,因形状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纤细柔长而得名,民间称“银兔毫”、“金兔毫”、“蓝兔毫”等。以其中的“银兔毫”最为名贵,兔毫花纹在茶水里交相辉映,令人爱不释手。
作者白玉蟾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诗人,内丹理论家,道士,金丹派南宗创始人,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白玉蟾天才横溢,慧悟超绝,为文制艺,无所不能,诗词、书法、绘画、散文、论文,无不举世瞩目。白玉蟾曾云游大半个南宋疆土,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旋即复归武夷山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三、咏古怀迹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杜甫 〔唐代〕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译文
落叶飘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
怅望千秋往事洒下同情泪水,身世同样凄凉可惜生不同时。
江山依旧故宅犹在空留文藻,云雨荒台难道真是荒唐梦思。
最可叹楚王宫殿早荡然无存,驾船人还指点遗迹让人生疑。
注释
摇落:凋残,零落。
风流儒雅:指宋玉文采华丽潇洒,学养深厚渊博。
“萧条”句: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
故宅:江陵和归州 (秭归) 均有宋玉宅,此指秭归之宅。空文藻:斯人已去,只有诗赋留传下来。
云雨荒台: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之“先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山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
“最是”两句:意谓最感慨的是,楚宫今已泯灭,因后世一直流传这个故事,至今船只经过时,舟人还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这些古迹。楚宫:楚王宫。
四、茶叶古称?
唐代以前的古书中,茶的称呼有多种,有荼、荈、槚、蔎、诧、茗、葭、葭萌等,其中以茶字用得最多,但当时“荼”是一个多义字,“荼”有时是指苦菜,有时是指茶。
后来,大概是为了区分苦菜和茶,将指茶的荼字加一个木字旁,因此就有了
五、咏古二首李商隐?
咏史二首·其一
李商隐 〔唐代〕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译文玄武湖已成了汪洋漫漫,一片降旗挂上百尺之竿。三百余年如同一场短梦,金陵钟山真的有那龙盘?
咏史二首·其二
主题:咏史二首·其二原文 , 咏史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译文
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
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
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天长地久,只有在苍梧对着翠绿的华盖哭泣份儿。
六、咏古怀史诗有哪些?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滕王阁序
唐代: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七、七古.咏蛙感悟?
《咏蛙》感悟:
诗人用轻松而充满情趣的笔墨,通过一只小小的青蛙,却表现了感人心魄的英雄情怀和壮怀激烈的宏大抱负,小中见大,举重若轻。然而,这一切又是那么自然贴切,丝毫看不出"故作惊人之笔"的做作。把青蛙下蹲姿态写成"如虎踞",是非常传神的,因为蛙蹲和虎踞这两种姿态确实酷似。而"虎踞"却把青蛙身上的"虎气"凸现出来了,诗人给它赋予了"虎"的气质,这种联想的确是神来之笔。把其它"虫儿"作为陪衬的对象,合乎青蛙的活动规律,这就让青蛙的"万虫之王"形象跃然纸上,又让人陡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叹,不能不说作者构思的巧妙。
八、咏古怀古诗及赏析?
咏怀古迹·其三
作者: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赏析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信然。
九、七古咏蛙还是七绝咏蛙?
《七古咏蛙》。这是近现代诗人毛泽东的一首咏志诗。写这首诗时毛泽东只有16岁。通过对此诗的了解,拜读,知道了伟人少年时,就写出这样具有伟大政治思想抱负,又有救国救民,雄心壮志的咏志励志七言绝句,充分证明了诗人爱好学习,对古体诗词风格研究掌握的扎实功底。
十、古舟子咏的故事梗概?
。这是以中世纪歌谣体写成的一首叙事长诗。故事以老水手在海上的经历为中心展开。第一章叙述老水手所在的航船在向赤道航行时突遇风暴,被吹至杳无人迹的南极附近,为冰雪所困,处境极其危险。
这时,一只信天翁在雾雪中飞来,水手们兴高采烈,喂之以食。
随即,坚冰破裂,南风吹起,航船复向赤道驶去,信天翁亦随船而飞。九天后,老水手却莫名其妙地将信天翁射死。
第二,三章主要叙述老水手及其同伴所遭遇的一系列厄运:海底溃烂,海水如火一般燃烧;由于口渴难忍,他们不得不咬破手臂,吸血解渴。
更为恐怖的是,海上驶来一艘骷髅船,船上的妖妇唤作死中之生(Life.in.Death),其夫名死(Death),两者掷骰子决定众水手的命运。
结果,死中之生获胜,除老水手外,其余水手遂全部死去。
第四章是老水手海上经历的转折点,可认定是全诗的中心所在。柯勒律治创作此诗时曾采用了华兹华斯提出的一些创作设想,如由老水手射杀信天翁,由死尸驾驶航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