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堡号鬼船故事?
一、哥德堡号鬼船故事?
1745年,瑞典商船哥德堡号满载着来自中国的商品,不幸触礁沉没,那次航行是她来中国的第三次航程,历时整整30个月。1984年,瑞典高大帅气的潜水员们潜入海底,在一层层淤泥下面,开始了为期7年的一系列海洋考古挖掘和研究工作。这一切的一切引发了那群可爱北欧人一个近似疯狂的梦想:再造一艘同样的古帆船,并再次远航中国。于是在十多年后的今天,疯狂的梦终于成真。
同行的有瑞典国王和皇后,当然我没见到,据说还有乒乓球手瓦尔德内尔,当然也没有见到。
瑞典新东印度公司总经理戈贝尔松说:“我可以想像,‘哥德堡号’若能重新起航,哥德堡人能随船航行,那感觉就跟人类登上月球一样激动!”
建造“哥德堡Ⅲ号”的工匠们绝大多数是志愿者,只领取小部分的劳动报酬。他们中有许多人辞去了原来的工作,投身于这个充满想像力的冒险计划,除了重建“哥德堡号”的魅力,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就是随船到中国去,在他们眼中,这是一次梦幻般的伟大旅程。
年轻的木匠茜茜丽亚是男子汉部落中仅有的三位女性之一,她坦言:“我喜欢航海,我希望能随船去中国。”这批志愿者中的部分幸运者会被挑选出来,跟随“哥德堡Ⅲ号”扬帆远行到中国广州。
职业海洋考古队长约克姆也是其中的一员。1986年沉船打捞工作开始时,他还是一个24岁的业余潜水爱好者,3年后他成为职业海洋考古队长。如今约克姆已经为哥德堡号的沉没和再生,付出了20年的光阴,古船也成为他生命的一个部分,他因此被称为“造船高手”。
负责“研究和资料收集”的艾里可。尼森则是为了自己喜爱的中国瓷器加入了造船的行列。在他的个人网站上,尼森写道:“对于我来说,这一切都开始于1985年。当我遇到潜水员安德斯和他的朋友,并且被邀请看一下他们在水底找到的东西时,我一眼就认出了这是哥德堡号的东西。我说如果你们还要再次下水探宝的话,我就加入你们。安德斯向我保证他们还会继续的,于是我就加入了。”尼森一直对于中国瓷器魂牵梦萦,同时又是个很有商业头脑的人,他的正职是电子商务,于是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在网上做起了瓷器生意。
二、哥德堡号的简介?
哥德堡号(瑞典语:Ostindiefararen Götheborg)是一艘大型仿古木船,其名字来源于260年前的同名船只。1745年9月12日,当哥德堡号完成第三次往亚洲的航程、即将抵达他的母港——哥德堡港——的时候,突然触礁沉没,所有船员都生还,但船和上面的一切货物全部沉在大海深处了。1995年开始新哥德堡号的重建,2003年6月6日下水,2005年10月2日出发,并沿着先人的足迹,在2006年7月18日抵达广州。 打捞沉船 尽管哥德堡号已经沉睡在大海中200多年了,但瑞典人几乎从没放弃对她的“宝藏”的打捞。1906年至1907年,两位海洋探险家詹姆斯·凯勒和卡尔·里昂对老哥德堡号进行打捞,成功把3000件完好无损的中国瓷器带出海面。而在1984年的一次民间考古活动中,瑞典人终于发现沉睡海底两个半世纪的哥德堡号残骸。[1] 自此,哥德堡号考古发掘工作全面展开 重建新船 1995年,在一片空荡荡的码头上,重建哥德堡号的工程悄然开始。由于原始的设计图早已不复存在,今天的哥德堡号全市凭借古城船的残骸和部分文字记载,再加上瑞典造船、航海历史的研究成果,以及其他相似的古帆船资料而设计的。[2]参加哥德堡号建造工作的人大约有100至150人,其中约有80人是不领取任何报酬的自愿者。为了模仿当年老哥德堡号的制作工序,全船都是手工制造的。 新船数据 * 长度:40.9米 * 包含船首斜桅的总长:58.5米 * 龙骨:11米 * 主帆面积:1900平方米 * 船尾长度:5.25米 * 船首长度:4.75米 * 压舱物:400吨 * 排水量:1150吨 * 发动机:两台沃尔沃2x22千瓦时的发动机联合输出1100匹马力(820千瓦) * 平均速度:5~6节(9至11千米/小时),当发动机输出最高功率时速度可达8节(15千米/小时) * 船员:80人,其中30人从瑞典东亚贸易公司正式雇用的,其余50人为志愿者:志愿者大部分为从瑞典全社会征召的志愿者,每段航程更换一批;另外还有2~4人是即将到达国家的志愿者。 * 食物存量:足够80人食用60日 * 导航与通信设备:GPS、雷达、Satcom B * 礼炮:14门 哥德堡号原定2005年10月1日起航,但可惜当天大雨倾盆,于是延期一天。2005年10月2日13时30分,哥德堡号离开家乡,沿着当年老哥德堡号的路径,前往神秘的东方,到达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广州。 * 出发 1. 瑞典哥德堡~西班牙加迪斯 2400海里 2. 西班牙加迪斯~巴西累西腓 3100海里 3. 巴西累西腓~南非开普敦 4200海里 4. 南非开普敦~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途经南非伊丽莎白港) 4900海里 5. 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印尼雅加达 1800海里 6. 印尼雅加达~中国广州 2000海里 7. 中国广州~中国上海 900海里 * 回程 1. 中国上海~中国香港 800海里 2. 中国香港~新加坡 1800海里 3. 新加坡~毛里求斯 2900海里 4. 毛里求斯~南非开普敦(途经伊丽莎白港) 2400海里 5. 南非开普敦~阿森松岛 2500海里 6. 阿森松岛~亚述尔群岛 4700海里
三、哥德堡号是不是鬼船?
不是,哥德堡号(East Indiaman Gotheborg)是大航海时代瑞典著名远洋商船,曾三次远航中国广州。第一次是1739年1月至1740年6月,第二次是在1741年2月至1742年7月,最有名的是第三次,在1743年3月至1745年9月。
“哥德堡号”是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建造于18世纪。在1738年第一次下水,曾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三次到达中国广州,把数百吨的中国茶叶、丝绸和瓷器带回瑞典。但在1974年9月12日返航的途中不幸触礁沉没。1984年瑞典哥德堡海洋考古学会发现了沉船的遗骸,之后完全按照传统工艺重建了“哥德堡号”。
四、哥德堡号普洱等级区别?
一般来说,茶叶采摘时,叶和芽同时采,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第三叶:一叶一芽的采一芽、二叶一芽的采一叶一芽、三叶一芽的采二叶一芽。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这里又有生茶等级和熟茶等级之分: 1、生茶等级 特级:条索肥嫩紧结、芽毫显;色泽绿润,外形匀整,稍有嫩茎;香气清香浓郁;滋味浓醇回甘;汤色黄绿清净;叶底柔嫩显芽。 二级:条索肥壮紧结、显毫;色泽绿润,外形匀整,有嫩茎;香气清香尚浓;滋味浓厚;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 四级:条索紧结;色泽墨绿润泽,外形尚匀整,稍有梗片;香气清香;滋味醇厚;汤色绿黄;叶底肥厚。 六级:条索紧实;色泽深绿,外形尚匀整,有梗片;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绿黄;叶底肥壮。 八级:条索粗实;色泽黄绿,外形尚匀整,梗片稍多;香气平和,滋味平和,汤色绿黄稍浊,叶底粗壮。 十级:条索粗松;色泽黄褐,外形欠匀整,梗片较多;香气粗老,滋味粗淡;汤色黄浊,叶底粗老。 2、熟茶等级 特级:条索紧细;外形匀整、匀净,色泽红褐润显毫;陈香浓郁滋味浓醇甘爽;汤色红艳明亮;叶底红褐柔嫩。 一级:条索紧结;外形匀整、匀净,色泽红褐润较显毫;陈香浓厚;滋味浓醇回甘;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褐较嫩。 三级:条索尚紧结;外形匀整、匀净带嫩梗,色泽褐润尚显毫;陈香浓纯;滋味醇厚回甘;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褐尚嫩。 五级:条索紧实;外形匀齐、尚匀稍带梗,色泽褐尚润;陈香尚浓,滋味浓厚回甘;汤色深红明亮;叶底红褐欠嫩。 七级:条索尚紧实;外形尚匀齐、尚匀带梗,色泽褐欠润;陈香纯正;滋味醇和回甘;汤色褐红尚浓;叶底红褐粗实。 九级:条索粗松;外形欠匀齐、欠匀带梗片,色泽褐稍花;陈香平和;滋味纯正回甘;汤色褐红尚浓,叶底红褐粗松。 总之,普洱茶熟茶不同等级的形成,与采用的晒青茶毛茶的等级和品质有直接的关系,另外还有发酵工艺有关。级别的划分是以嫩度为基础,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三点:
(1)看芽头的多少。芽头多,毫显,嫩度高。 (2)看条索(叶片卷紧的程度)紧结。重实的程度,紧结,重实的嫩度好。 (3)看色泽光润的程度色泽光润。润泽的嫩度好,色泽干枯的嫩度差。
五、哥德堡号的帆船概况?
1731年6月14日,瑞典东印度公司在哥德堡成立。从1732年到1806年,瑞典东印度公司共组织过135次亚洲之航,其中只有3次到达印度,其余都以中国广州为目的地,用瑞典的木材、柏油、铁和铜,到西班牙换成白银,再用白银从中国买回高档生活用品:瓷器、香料、茶叶、丝绸等,其中的大部分再转到欧洲其他国家。
"东印度人-哥德堡号"是东印度公司船队中的一员,1738年下水。1839年1月-1840年6月和1841年2月-1842年7月,她往返中国两次。1743年3月14日,"哥德堡号"从哥德堡出发,开始它第3次广州贸易之旅。1745年1月11日,"哥德堡号"从广州启程回国,船上装载着大约700吨的中国物品,包括366吨茶叶、100吨瓷器、19箱丝绸、133吨锡、11.4吨良姜、3.4吨珍珠、2.3吨藤器和1.8吨胡椒。当时这批货物如果全部运到哥德堡市场拍卖的话,估计价值2.5至2.7亿瑞典银币。8个月后的1745年9月12日,"哥德堡号"航行到离哥德堡港大约900米的海面,离开哥德堡30个月的船员们已经可以用肉眼看到自己故乡的陆地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哥德堡号"触礁、沉没。这之后瑞典东印度公司又建造了"哥德堡Ⅱ号"商船,最后沉没在南非。
1984年,瑞典一次民间潜水考古活动找到了沉睡海底的"哥德堡号"残骸。1986年开始,考古发掘工作全面展开,持续了近10年,打捞上来400多件完整的瓷器和9吨重的瓷器碎片,这些瓷器大部分具有中国传统的图案花纹,少量绘有欧洲特色图案,显然是当年"哥德堡号"为特定客户专门订购的"订烧瓷"。
"哥德堡号"的考古发掘直接导致了东印度公司的新生。"哥德堡号"基金会和新东印度公司相继成立,鉴于"哥德堡号"的国际影响,瑞典政府决定以"哥德堡号"为原型,建造"哥德堡Ⅲ号"仿古木帆船,并且沿着先人的航线,重抵中国广州,宣传瑞典,发展瑞中经贸友好关系,推动国际交流!
1995年6月11日,"哥德堡Ⅲ号"安放龙骨,哥德堡新世界船厂举行了传统风格的盛大典礼,瑞典国王卡尔16世成为这项工程的监护人。资金来源包括国家、省和市的政府投入、大公司赞助、参观旅游收入、社会各界捐助和志愿者活动等几个方面。从短期看,这个庞大的项目似乎看不到什么盈利的前景,但哥德堡人更看重这个项目背后深远意义和长远效益。
建造"哥德堡Ⅲ号"所需材料:
--4,000立方米精选橡木和松木;
--50吨生铁,用于制造56,000棵钉子,10,000个螺栓及其它材料;
--25吨绳索,包括9吨锚索;
--2,000平米的手缝亚麻布帆;
--1,000块手凿的榆木块。
东印度公司"哥德堡Ⅲ号"是按照1738年原型的船体、索具尺寸和形状建造的。
船体包括船首斜桅的总长是58.5米, 船体中部的高度为10米,横梁的的长度为11米。吃水深度同原来完全一样,船尾为5.25米, 船头为4.75米。全部的帆、索器具均按照18世纪的制作方法,采用当时所用材料制成。
当然,"哥德堡Ⅲ号" 也必须安装现代设备,以满足所有现代安全的要求。建造工作一开始便试图尽可能隐藏所有现代设备,使满足现代安全要求和仿古风貌兼得,以获得船级公司DNV和瑞典海洋局的批准,使船适合远洋航行的要求:把最现代的设备装在吃水线以下的船舱,而吃水线以上的船舱保持历史原貌。工程独特地将18世纪的工匠艺术与现代先进技术相结合,使造出的船能够适应21世纪航海的要求,被定级为"SPS远洋航行级",具备很高的安全性,特别是在防火方面,采用的是最先进的高压喷水系统。而且,许多18世纪未听说过的诸如现代导航设备、防水壁、救生筏、船上厨房、卫生间等,也成为理所当然的必备设施(所有这些设施,均为处于相关领域世界领先地位的公司研制的。在船上安装时,采用了最先进的3D计算软件帮助完成这一工作)。另一方面是装在"哥德堡Ⅲ号"上的发动机--两台输出功率为1,100马力的现代远洋发动机,足以进行快速调动或驶离避风港。再就是船舱的层高加大,因为现代瑞典人的身高因为营养好比当时的高出不少。大炮的数量也被减少,将放置14门6镑铸铁大炮,用于访问途经港口时鸣响礼炮(而原来的"哥德堡号"装有20至30门大炮,用来抵御海盗和其它国家竞争对手的威胁)。
2003年6月6日,"哥德堡Ⅲ号"在哥德堡举行了下水仪式。2004年的4月16日,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参观该船,亲自将一棵铁钉钉在了"哥德堡Ⅲ号"上。2004年9月3日,瑞典皇后亲自主持 "哥德堡Ⅲ号"的洗礼命名仪式,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先生和沿途各大港口城市市长出席。2005年4-6月进行试航,8月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启航仪式,10月2日从哥德堡出发开始复航中国之行。
六、07年哥德堡茶叶怎么样?
07年哥德堡7361茶叶生长在海拔1600米以上大树茶,汤色金黄显亮.滋味醇厚,值得品鉴。
七、哥德堡降水特征?
哥德堡的降水特征是全年都有降水,但集中在秋季和冬季,夏季比较干燥。平均每个月有10-12天的降水量,其中11月最为潮湿。而且哥德堡的降水以雨水为主,雪水较少。
原因解释:哥德堡位于瑞典西南部的卡特加特海湾,受到海洋温暖湿润气流的影响。同时,由于城市地理位置靠近山脉,气流在山脉上升后降落,携带大量的水汽,形成了哥德堡的季节性降水特征。
内容延伸:哥德堡的降水对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有很大的影响,需要重视城市防洪和排水系统的建设和规划。
具体步骤:通过对哥德堡的气候资料进行查询和分析,结合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的分析,得出上述降水特征和原因解释。同时,通过对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了解,对降水影响进行延伸和探讨。
八、哥德堡号木制仿真模型怎么拼?
按图纸上的数字来拼,把图纸上数字一样的模块的拼在一起就OK了。但是同时也要看图纸上的成品图,知道自己手上拿着的模块是成品中的哪一个部分,这样能够帮助你更加了模块的位置和拼法。
九、哥德堡号历险记主要内容?
《“哥德堡”历险记》是一本以当年“哥德堡”号沉没的真实事件为背景、以一个14岁男孩的视角描述 “哥德堡号”最后一次航行中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的彩色故事书。
背景简介:“哥德堡号”是18世纪瑞典船队中最大的一艘,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远洋商船,是整个造船业的骄傲。1745年,满载中国瓷器、茶叶和丝绸的“哥德堡号”在距哥德堡港口仅一公里的地方触礁沉没。
十、哥德堡钢琴高度排名?
歌德堡钢琴确实不错,老品牌产品,钢琴的质量可靠。高度分别为123 、125、131、 133这四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