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压饼好不好?
一、白茶压饼好不好?
白茶压饼是一种将白茶压缩成饼状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减少白茶的占用空间,方便存储和运输。另外,压饼后白茶的外观更加圆润,更加美观。
白茶压饼的技术越好,制作出的白茶饼就会越松紧适宜,越有利于白茶的陈化。在陈化的过程中,白茶会逐渐产生枣香,这是白茶饼独特的风味。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白茶饼都有枣香,这需要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的白茶饼才有可能产生。另外,散茶的陈化空间比压饼后的白茶饼更大,因为散茶的叶与叶之间有更多的空隙,更有利于氧分子进入,从而促进陈化。
综上所述,白茶压饼有其优点和缺点,具体效果还需要根据制作技术和品质来评判。
二、福鼎白茶压饼始于哪年?
福鼎白茶压饼的时间,是在2006年左右(大面积压饼还是2008年前后的事情),市场存量不多,满打满算,至今为止也就十一年的时间。
三、福鼎白茶压饼后口感发涩原因
福鼎白茶压饼后口感发涩原因
福鼎白茶是中国茶叶中的一种珍贵品种,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闻名于世。然而,有时候我们在品尝福鼎白茶时可能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在将茶叶压成饼状后,口感会变得发涩。那么,为什么压饼后的福鼎白茶会有发涩的口感呢?
1. 压饼过程中茶叶的氧化
福鼎白茶在制作过程中,要经历摘采、晒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多个环节。其中,压饼是制作福鼎白茶的一种特殊方式。但在压饼的过程中,茶叶会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导致茶叶中的酶类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作用,进而导致氧化反应的进行。这种氧化会改变茶叶的化学成分和口感特性,使得茶叶变得发涩。
2. 茶叶饼状结构的影响
压饼后的福鼎白茶形成了紧密的饼状结构,茶叶与茶叶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影响了茶叶的水分蒸发和释放。由于饼状结构的限制,茶叶的内部水分无法充分散发,茶叶表面也难以迅速蒸发并释放出香气。相反,茶叶的水分会在饼状结构中保留,使得口感变得干涩、发涩。
3. 压饼后的贮存条件
压饼后的福鼎白茶在贮存过程中也会影响口感的发涩程度。如果茶叶贮存环境湿度过高,饼状结构会吸收过多的水分,导致茶叶变得潮湿,口感更容易发涩。另外,如果贮存环境存在异味或有害气体,茶叶也会吸收这些气味,进而影响口感。
4. 制作工艺中的不当处理
福鼎白茶的制作工艺对口感也有一定影响。一些不当的处理方式可能会导致福鼎白茶压饼后口感发涩。例如,揉捻过程中力度过大,造成茶叶组织破坏;揉捻时间过长,导致茶叶过度搅拌。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释放过快,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进而导致口感的发涩。
如何避免福鼎白茶压饼后的发涩口感
要避免福鼎白茶压饼后出现发涩口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 1. 选择优质的茶叶。优质的福鼎白茶在制作过程中,会更加注重细节和工艺,确保茶叶的质量。
- 2. 控制压饼过程中的氧化时间。尽量缩短茶叶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减少茶叶的氧化反应。
- 3. 注意适当的贮存条件。将压饼后的福鼎白茶放置在湿度适中、无异味的环境中,避免茶叶吸收过多的水分和异味。
- 4. 注重制作工艺。在制作过程中,要控制好揉捻的力度和时间,避免过度搅拌茶叶。
综上所述,福鼎白茶压饼后口感发涩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茶叶氧化、饼状结构的影响、贮存条件和制作工艺等。要避免发涩口感,我们需要选择优质的茶叶、控制氧化时间、注意贮存条件,并注重制作工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品尝到口感醇厚、香气四溢的福鼎白茶。
四、白茶为什么压饼?
只不过,古代的白茶压饼,是用采摘下来的鲜叶直接压制。
而现代的白茶压饼,则是在成品茶的基础上,待散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陈化后,才适合拿出来压成饼。
白茶饼的主要制作过程,大致是蒸软、包揉、压制定型和烘干。
然而,在经历了压饼以后,白茶的风味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
五、压饼白茶冲泡时间?
如果冲泡紧压型的白茶,冲泡时间相对自由一些,因为白茶属于自然萎凋,并未加入任何的炒制工序,所以白茶是非常耐泡的一种茶叶,可以根据个人的冲泡习惯,将压饼茶在泡散之后,根据个人的饮茶习惯,30秒、一分钟、两分钟作杯的时间都是可以随意一些的。
六、手工压白茶饼的正确方法?
1. 将选购好的白茶叶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使其稍微回潮,增加茶叶的韧性。
2. 将白茶叶放入茶砖或茶饼模具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调整茶叶的用量。
3. 用手轻轻拍打茶叶,使其均匀分布在茶砖或茶饼模具中。注意不要压得过紧,以免影响茶叶的口感。
4. 用力将茶砖或茶饼模具压实。可以使用手掌或木槌等工具,使茶叶紧密结合在一起
七、白茶,散放好还是压饼好?
压饼好
第一,白茶紧压成饼,水分的吸收与蒸发对于紧压的白茶影响度不大,因此,微生物跟香气都能更好的保存下来。
第二,白茶紧压成饼,那样空气中的温度对紧压茶的内部影响不大,茶叶中的微生物能更好的存活下来。
第三,氧气和光线与紧压白茶的接触面积相对缩小了很多,多酚类,酮类与叶绿素的氧化就缓慢了很多,茶质就能更好的保存。
八、云南白茶用机器压饼利弊?
云南白茶压饼是通过传统压制工艺加工而成,其加工方式包括:
利用蒸汽将茶叶蒸软,然后将蒸软的茶叶放入压饼机器中进行压制。
将蒸软的茶叶放入压饼模具中,然后用压饼机器进行压制。
云南白茶用机器压饼的好处包括:
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压制出来的茶饼外形规整,大小一致,易于存储和运输。
可以控制压制的压力和时间,使得茶饼的紧密度和口感更加均匀。
云南白茶用机器压饼可能存在的弊端包括:
机器压饼可能会对茶叶的外观和口感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茶叶可能会被压碎,茶饼表面可能会出现压痕等。
有些机器压饼可能会使用到一些化学添加剂,例如粘合剂、防腐剂等,这些化学添加剂可能会对茶叶的品质和口感产生一定的影响。
茶叶的品质和口感会因为产地、加工方式、储存方式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差异。
九、白茶是从哪一年开始压饼的?
加工的白茶直到2000年以前,基本都只有散茶。
白茶饼这种形式是在2006年以后才大行其道的。
2010年,白茶彻底爆发,火热至今,在向着普洱的金融老路上一路奔驰。
目前市场上白茶学普洱江湖的年份造假也已经是相当的泛滥,标记不同年份的绵纸网上就有买;而比绵纸年份造假更可怕的是人为做旧白茶,这套技术从普洱江湖里直接搬来用于白茶,可谓驾轻就熟。 所以2010年以前陈化至今的老白茶比较少,对于时间很老的白茶建议谨慎对待。
根据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编撰的《白茶经营史录》记载:“白茶自问世以来,在20世纪50年代前生产过水仙白茶饼,但市场上仍大多以散茶形式流通。”
2000年以后,受普洱茶行业的影响,白茶开始压成饼,其量逐年增加,成为目前国内白茶的主流产品。过去压饼主要是因为运输不便,当然现在运输已经不是问题了,而且把白茶压成饼还会影响白茶饮用的便利性和口感,但仍旧是白茶饼比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流传开来,民间存白茶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 二是白茶压成饼,相对于散茶来说,可以减轻库存压力,毕竟一百斤的寿眉压饼只有一百多片,两箱多即可,而散茶装箱则有六箱之多;
对于白茶压成饼,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这会影响白茶的品质和风味,因为白茶散茶能较好地保持白茶的自然状态,而白茶饼在压饼过程中,要先用蒸汽将茶叶蒸软,再放进石制模具里,压制成饼,经烘干后包装而成。整个蒸压的过程,势必对茶叶的形状和内含物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并不明显,而通过压饼加速了白茶的陈化,滋味变得更加甜醇。
所以白茶茶饼和散茶的区别,除了形态上的巨大差异,口感上也很明显,哪种更好也不好说,主要是看个人喜好。
不过在白茶界里,白毫银针和高等级的白牡丹,优美的外形是它们重要的品质特征之一,压饼会导致白毫部分脱落,品饮时容易撬碎芽叶等问题,影响到品饮价值,所以白毫银针和高等级白牡丹较少压制成饼茶。
适合压制成饼的白茶以贡眉、寿眉为主,也有些等级低点的白牡丹。
在压制过程中,有的厂家为了提高品质,会把原料先存放两三年,待茶性相对稳定,压制的白茶滋味更醇厚,另外低等级的寿眉存放后会更容易压制。
由于白茶的压饼工艺不是很成熟,很多饼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有的茶饼压得太实,不利于后期转变,有的甚至有“焦心”,有些人会把“焦心”这种现象和存储不当的霉变相混,其实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茶饼压得太实,没有及时烘干饼心,以至于出现了“碳化”现象,这样的茶可以饮用,但是茶饼内外的口感差异比较大。
十、白茶什么时候开始压饼的?
2004年以后。
白茶直到2000年以前,基本都只有散茶,白茶饼是在普洱茶兴起之后的一种新尝试,在2006年以后才大流行的。
每年的夏天和初秋,是压饼的季节。白茶压饼主要是为了节省空间,对茶叶本身的品质并太多促进作用,反倒是处理不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