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白茶 > 正文内容

云南白茶生产执行标准?

富硒茶叶 2024-08-19 08:08 白茶 0

一、云南白茶生产执行标准?

一:白茶里不能有非茶类物质

“GB/T22291-2017《白茶》国家标准”5.1基本要求

具有正常的色、香、味,不含有非茶类物质和添加剂,无异味,无异嗅,无劣变。条文里写得十分清楚,白茶的基本要求,是不能有非茶类物质和添加剂。非茶类物质,就是在细胞结构上与茶不一样的物质。比如一些突发奇想,往白茶里加个茉莉花、加个橙子、加个香草什么的,这些复合而成的产品,都不能再称作“白茶”。只能算做是花草茶饮料。

二:白毫银针的滋味标准是“鲜爽感”

“GB/T22291-2017《白茶》国家标准”

5.2.1白毫银针的感官品质应符合表1的规定。在表1里,白毫银针分为两级:特级和一级。

特级白毫银针的滋味,国标规定,要达到四个字的标准:清、醇、鲜、爽。

一级白毫银针的滋味,国标规定,要达到三个字:鲜、醇、爽。

看官们请注意,无论是哪个等级的白毫银针,无论是哪个山头出产的白毫银针,无论是哪种工艺制作出来的白毫银针,它的审评指标,它的感官标准,都要具有同一个感觉——鲜爽感。

鲜爽感,才是白毫银针的灵魂,而醇厚感,是白毫银针的风骨。白毫银针喝进去时,口腔里那股清爽的感觉,是标准的品种特征,不是青味,也不是生味。

二、白茶执行标准?

白茶的“新国标”——GB/T 22291-2017 白茶正式实行,与旧国标《GB/T 22291-2008 白茶》相比,新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当中,有三项重大改动至关重要,对于白茶来讲是非常关键的,甚至是致命的!

1.白茶的成品茶含水量标准由原来的7%,调整为8.5%;

2.白茶的品类从原来的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三类,调整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类;

3.白茶的储存期限,从原来的没有标准调整为“在符合GB/T30375的规定的前提下,白茶产品可长期保存”。

三、白茶剪枝标准?

是根据茶树生长的规律、品种特性和栽培需求制定的。白茶的剪枝需要将生长过快的芽叶和枝条修剪掉,以保证春茶的茶芽质量。通常来说,白茶春茶在2月底至3月初进行剪枝,秋茶在9月中旬至10月初进行剪枝。同时,剪枝时要注意保留苗条、肥壮、生长健壮的主枝和优质的芽叶,方便下一轮的茶叶生长。此外,白茶的剪枝还需结合具体的栽培管理措施,如灌溉、施肥、除草等,以确保茶树健康生长,提高白茶的品质和产量。

四、安吉白茶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安吉白茶标准化操作。

第一步摊青,所谓贪心指的是把茶叶收集回来,把它摊开在地上。

第2步杀青,所谓杀青就是用高温对嫩叶组织破坏,一般就是烘烤。

第3部理条。杀菌后慢慢提高速度,先慢后快,这样茶叶的温度会慢慢升高,锅里的湿度随温度升高而慢慢降低,茶叶细叶变小变直,这样可以出锅摊凉。

五、白茶判断标准?

辨别白茶好坏的方法

  1.观色

  白茶鲜叶越嫩、越饱满,白化程度越强,制成的干茶越显金黄,品质越高,越显尊贵。

  以白牡丹为例,3-5年的老茶,其银针色彩偏黄,这就是转化的呈现;以寿眉饼为例,除非5年以上的老茶,否则不可能颜色统一为灰褐色;以老茶为例,白茶有“不落地茶”之称,整个生产流程不落地不粘土,干茶不洁净基本可以判定有问题,要么是生产环节不讲究,要么是保存有问题,再就是做旧。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白茶,茶饼占了半壁江山,对于茶饼质量的判断,除了上述几点,还可以通过观察凹面来展开。因为压饼的工艺问题,凹面一般会显得细碎,跟凸面大不相同。如果正反面一样,基本断定是“金包银”,或者说“撒面儿”。

  

  2.闻香

  嫩香是白茶的特色之一,无论是干茶还是冲泡后的茶汤,嫩香越浓,越持久,品质越高。

  冲泡之前,可以先闻干茶。工艺讲究的白茶,香气纯正,不会有杂味儿。有些锅炉热风吹出来的茶叶,可以明显闻到煤渣味儿。同样,因为保存问题或做旧手段而产生的霉味儿,也证明不合格。

  在白茶冲泡之前一般会先温杯,然后投茶轻轻摇几下再闻香,这样效果更加明显。不同地域、不同工艺所产白茶香气是有区别的,柔和与刚烈,内敛与张扬。

  

  3.赏奇

  用95摄氏度左右开水冲泡,切勿加盖,至三分钟后,观白茶舒展,还原呈玉白色,叶片莹薄透明,叶脉翠绿色,叶底完整均匀、成朵,似片片翡翠起舞,颗颗白玉卧底,汤色嫩绿明亮,此时,白茶的独特性状达到至纯至美。

  白茶是有活性的茶。好的白茶,冲泡之后,叶底鲜活,不会有“死相”。同时,冲泡的过程中,水分重新通过叶脉进入叶片当中,在白茶制作过程中的失水过程也能再次呈现出来,从而判断工艺水平。

  

  4.看茶汤

  一是看颜色,二是看纯净度。不同等级、不同年份的白茶汤色非常容易辨别,白茶中白毫银针汤色杏黄,而同等年份的寿眉汤色呈现橙黄色;观察茶汤的净度时,最好使用玻璃公道杯,可以从侧面很直观的观察茶汤是清澈还是浑浊,但在观察判断的时候,必须避免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一份白茶,即便是老白茶,汤色仍然应该是纯净的,不会浑浊。

  5.品评

  待茶汤凉至可入口时,细细品味,滋味鲜爽,唇齿留香,进入最高境界。干与润、涩与顺、苦与甘、薄与厚、醇与水,这几组概念,是可以大致囊括白茶口感的。

  好的白茶,喝到嘴里应该是柔顺、滋润、甘甜、醇厚、爽朗的感觉。除了苦涩是茶叶本身就有的东西,工艺手段很难完全转化掉,其他的情况都是不理想的。

六、白茶标准颜色?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的标准颜色为:毫色银白,芽头肥壮,叶张肥嫩,叶态自然,色泽灰绿或墨绿。

七、白茶重量标准?

300g

白茶饼一般为300g,白茶是六大茶类之一,轻微发酵,主产于福建福鼎、政和等地,白茶是采用当地茶树嫩芽或鲜叶为原料,经过萎凋、干燥初制,再经称重、蒸软、包揉、干燥制成茶饼,而成品茶饼,一般呈300g,同时根据工艺以及损耗,亦会存在一定差异。国标GB/T22291-2017中规定,白茶的含水量要在8.5%以内。为了白茶能更好的长期储存,需要将含水率控制在6%左右。因此压饼时间通常选择在季节较干的夏秋两季,此时空气湿度低,环境干燥,茶饼干的比较快,而且里外均匀,有利于后期转化。

八、白茶生产中怎么渥堆?

白茶生产中渥堆是把茶叶加工成片形后,再放在一堆上面盖块布,过4个小时就可以摊开了,不过是自家种的少量茶叶这样做。

渥堆,是制作普洱茶的一个环节,即普洱熟茶的发酵工艺。

渥堆对普洱熟茶来说,就像萎凋之于白茶,都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这决定了熟普成品茶的口感和品质好坏,所以普洱的茶农们,非常注重渥堆这个环节。

渥堆的过程,就是把晒青毛茶成堆摊在地上,摊晾注重高厚度,要达到70厘米左右。

然后,在茶堆上洒水,盖上布,让厚厚的茶堆在湿热的环境中发酵。发酵大约持续1天,等发酵成熟后,再把茶叶打开,晒干。

这样制作的普洱茶,颜色已经由茶青时期的绿色,转变成了黄色、栗色、以及黑褐色。

而新白茶转化成老白茶,是需要干燥、密封、阴凉、无异味保存的,陈化的时间,至少要三年才算得上老白茶。

一天之间就想变成老茶,渥堆的湿热环境,直接破坏了白茶的干燥度和品质。

九、好白茶的标准?

优质白茶,往往具备3个共同特征:好产区、好工艺、好储存。产区决定了白茶的先天,而高山白茶在各方面的表现都优于平地白茶。

其次合格到位的工艺,既能将白茶体内的水分排走,又能带走一部分苦涩味物质,利于白茶储存。储存条件到位,白茶才能越存越香。因此一款优质的白茶,产区、工艺、储存,三者缺一不可。如落叶黄(2016年寿眉),饼如圆月、饱满润泽。干茶叶片肥厚、清芳诱人。独特的莲花香贯穿始终,有薄荷感。无论泡或者煮,你都能感受到它的美好。

十、勐海白茶执行标准?

白茶的国家执行标准为《GB/T 22291-2017》,本标准规定了白茶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

具有正常的色、香、味,不含有非茶类物质和添加剂,无异味,无异嗅,无劣变。条文里写得十分清楚,白茶的基本要求,是不能有非茶类物质和添加剂。非茶类物质,就是在细胞结构上与茶不一样的物质。比如一些突发奇想,往白茶里加个茉莉花、加个橙子、加个香草什么的,这些复合而成的产品,都不能再称作“白茶”。

返回列表

上一篇:福建白茶(茶饼)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白茶最佳饮用年限?

白茶最佳饮用年限?

一、白茶最佳饮用年限? 一般来说,放个十五至二十年,白茶的品质亦能达到非常淳静的境界。 白茶是微发酵茶类,工艺相对比较简易。刚新制的新茶香...

白茶的种类?

白茶的种类?

一、白茶的种类? 白茶因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的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四种产品。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